各教學院(部、中心):
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,進一步培養和激發我校大學生參與課外學術科技活動的積極性,全面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。積極備戰全國及全省“挑戰杯”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,學校決定舉辦第九屆“挑戰杯”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。現将有關事項通知如下:
一、競賽時間
2020年10月—2021年4月
二、參賽對象
2020年10月1日以前正式注冊的我校全日制在校本(專)科生、碩士研究生。
三、參賽作品類别及選題要求
(一)科技發明制作
1.本項目主要是科技創新、發明創造,要求作品具有較強的應用價值和轉化前景。具體分為兩類:
科技制作A類:科技含量較高、制作投入較大的作品;
科技制作B類:制作投入較小,可以對生産技術或社會生活帶來便利的小發明、小制作。
(二)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
1.本項目主要是針對某一學科或某一領域前沿問題的探索和研究,要求具有較強的前沿性和學術性。
2.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作者僅限本(專)科生。
(三)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
1.本項目選題要瞄準經濟社會發展熱點、焦點問題,要求具有較強的前瞻意義。參賽的哲學社會科學類作品(含學術論文、調查報告)限定在哲學、經濟、社會、法律、教育、管理六個領域。
2.哲學社會科學類參賽作品中可包含被采用的為黨政領導部門、企事業單位所做的各類發展規劃、改革方案和咨詢報告。此類作品請同時附上原件及采用單位使用證明的複印件和鑒定材料。
3.哲學社會科學類參賽作品,每篇論文在8000字以内,每份調查報告在15000字以内。
四、作品申報
1.申報參賽的作品必須是距競賽終審決賽當年6月1日前兩年内完成的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或社會實踐活動成果。
2.參賽作品分為個人作品和集體作品。申報個人作品的,申報者必須承擔申報作品60%以上的研究工作,作品鑒定證書、專利證書及發表的有關作品上的署名均應為第一作者,合作者必須是學生且不得超過2人;凡作者超過3人的項目或者不超過3人,但無法區分第一作者的項目,均須申報集體作品。集體作品的作者必須均為學生,原則上作者人數不能超過10人,指導老師人數最多不超過3人。凡有合作者的個人作品或集體作品,均按學曆最高的作者劃分至本專科生或碩士研究生類進行評審。
3.畢業設計和課程設計(論文)、學年論文和學位論文、國際競賽上獲獎的作品、獲國家級獎勵成果(含本競賽主辦單位參與舉辦的其它全國性競賽的獲獎作品)等不在報名範圍之列。
五、比賽時間安排
(一)申報階段(2020年10月—2020年11月)
1.各教學院(部、中心)按照競賽通知要求,廣泛動員、精心組織、積極參賽,組成專家指導組對學生申報項目進行立項指導并進行初審。根據要求遴選出參加校級競賽的項目。
2.學生可登錄“挑戰杯”官網http://www.tiaozhanbei.net/,學習相關優秀作品,豐富參賽作品内涵。
3.請各教學院(部、中心)于2020年11月16日前将申報書紙質版(附件3)一式一份、蓋章的統計表(附件4)和其他附件材料交至到創新創業學院104辦公室,相應材料的電子版(命名格式為XX學院—“挑戰杯”申報材料)以學院為單位發送至sc58683762@163.com。
(二)校級初賽階段(2020年11月-2020年12月)
評審委員會組織對各教學院(部、中心)上報項目進行資格複審,并根據材料組織校級初賽,評選出部分項目進入校級終審決賽,并予以公示。
(三)培育階段(2019年12月-2020年3月)
對入圍校級終審決賽的項目對項目材料作進一步完善和充實。
(四)校級決賽階段(2021年3月-2021年4月)
評審委員會組織校級決賽答辯,從校級初賽立項項目中遴選出校級決賽一、二、三等獎及優秀獎。
(五)省賽階段(2021年4月)
根據省賽文件要求及分配給我校的名額,從校級決賽獲獎項目中,按照比賽類别、名次與得分從高到低的原則,推薦項目參加省賽。對推薦參加省賽的項目,創新創業學院将持續進行跟蹤指導。
六、工作要求
1.高度重視,加強領導。“挑戰杯”是一項全國性的大學生課外學術性競賽,有效促進校内創新創業的積極主動性,各教學院(部、中心)應高度重視,加強領導,切實增強工作實效。
2.強化宣傳,深入發動。各教學院(部、中心)要堅持育人宗旨,突出創新理念,發揮服務功能,精心組織安排
好“挑戰杯”競賽,使廣大學生了解“挑戰杯”,參與“挑戰杯”。
聯系人:熊依,方正軍;聯系方式:58682885,58683538。
附件:
1.第十六屆“挑戰杯”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章程
2.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評選辦法
3.第九屆“挑戰杯”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作品申報書
4.第九屆“挑戰杯”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作品統計表